ICP等离子体的形成及工作原理
等离子体是指含有一定浓度阴离子、阳离子、自由电子、中性原子与分子在总体上呈中性能导电的气体混合物。等离子体作为一种光源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发射光谱分析用光源。通常用氩等离子体进行发射光谱分析,虽然也会存在少量试样产生的阳离子,但是氩离子和电子是主要导电物质。在等离子形成的氩离子能够从外光源吸收足够的能量,并将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,使进一离子化,一般温度可达10000K。目前,高温等离子体主要有三种: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,ICP); 直流等离子体(direct current plas-rna, DCP);微波诱导等离子体.(microwave induced plasma,MIP)。其中尤以甩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应用最广。
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的工作原理为:当有高频电流通过ICP装置中线圈时,生轴向磁场,这时若用高频点火装置产生火花,形成的载流子(离子与电子)在磁场作用下,与原子碰撞并使之电离,形成更多的载流子,当载流子多到足以使体(如氩气)有足够的导电率时,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就会感生出流经闭合圆形路径的涡流,强大的电流产生高热又将气体加热,瞬间使气体形成最高温度达10000K的稳定的等离子炬。感应线圈将能量耦合给等离子体,并维持等离子炬。
- 上一篇: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保养
- 下一篇: ICP光谱仪器按检测器读取信号的方式的分类